专业教师研讨修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情况
1、2016年07月25日环境工程专业2017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会议纪要
会议主题:2017版培养方案修订安排
编号:2016-07
时间:2016年07月25日
地点:A-617
主持人:张庆冬
参加人员:环境系教师
内容:
一、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
1、需要在12个方面做出修订。要凸显专业课,以及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比例。
先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,然后是大纲修订。
2、关于课程修订要求
各位老师结合自己课程遇到的问题,分别提出修订方案。如文献查阅,在大一的小学期开设,到大四时就忘记了。小韩建议可以设置两段,分别设在大一小学期和大四学期,并结合学生学习需要,分别设置。
3、按照基础类、等不同类别要求来填写课程。如研究型课程,至少填写两门核心课,
4、每个学期的学分分布,也需要调整。
5、海大和北京石油大曾调查过,但样本数量少。因此仍需大家通力配合,完善调查材料。
二、任务分配
让有外校经历的老师搜集相关院校的最新版培养方案,课程大纲。收集资料后与咱们的培养方案做一下对比分析一下,形成主要结论。要求8月10日前,返回资料。然后集中几天时间,一块讨论确定成稿。任务分配如下:
张秀霞老师,负责华东理工大学的;
王永强、刘春爽:哈工大;
顾莹莹、孙娟:海大和港大的
孟亦飞:南工大(环境工程学科)
王文东:北京理工
刘义:科大
刘芳:同济和东华大学
小韩:大连理工
卢磊:山大
注:在今后的考题的设置、章节内容、考试总结等需要大纲和培养方案都要挂钩。
三、赵朝成老师指导意见
1、这次培养方案的调整是按产出(学生质量)导向,学分变化不大,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变化大,例如学生毕业5年后应达到的目标,每门课是培养什么能力:基础理论、工程实践、思维能力等。涉及到的国际视野,是通过的什么方式打通这个目标。
2、华东理工和大连理工,是出自化工学院可能课程差别不大。重点调查一下。
3、海洋大学6月份,以OBE导向,已经弄完。8月13日开学,咱们应组织几个人去学习一下。
4、某文件中涉及的ABC类学科。按排名划分,A5%,B10%,C30%。(传说中是这样)。
5、十三五的进人计划,要写清要求。2年的师资博士后,6年提不上副教授,就解聘。将来老人老办法,新人新办法,大家会压力越来越大。
6、明年按大类招生,设化学工程、能源化学工程。咱们环境学科含在大类中,因此按大类招生,对环境学科的招生可能有好处,但是后面再细分,可能存在问题。
今年的调剂专业:化机、能源化工、环保设备。
7、授权专利需要转让、要进行推广应用。去年学校专利300项,转让的1.5项。因此将来可能政策就要变化,要考虑转让的专利。
8、学科评估涉及的高被引的文章,环境专业5篇。学校,加上北京方面的,共74篇。
山科大在高被引文章方面,前1%,一篇没有。3%,有一些。
学科评估中的“30篇高水平文章”,代表学科的水平,国内期刊不能少于10篇。咱们环境学科:EST2.5篇。以后可加强环境科学学报、生态学报、石油学报等。
所涉及的“精品课”、 “规划教材”,必须是挑头的单位才能写相关内容。
承担科研任务,承担单位才算,外协单位不算。
9、需要请外籍教师来给学生上课,加强双语授课,写到教务处排课系统里。这一措施可以加强CSC项目。
四、其他讨论
这次培养方案的调整涉及到“培养目标”,那么毕业5年后的培养目标是什么,学生实际是达到了什么程度。07年之前的毕业生,都达到5年的了,应该从辅导员那块了解一下。但是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环保行业,各行各业都有,不好说是否达到培养目标。建议以后的培养目标写的宽泛一些。
2、2016年9月系专业教师对2017年版培养方案修订进行讨论
2016年9月系专业教师讨论2017年版培养方案修订工作